傳統村落一周資訊精粹(03.06—03.12)
01 北京:財政部辦公廳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印發《關于組織申報2023年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的通知》
3月8日,財政部辦公廳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印發《關于組織申報2023年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的通知》,共同組織開展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工作,在全國范圍選擇35個左右傳統村落集中的縣(縣級市、區、旗及直轄市下轄區縣,以下統稱縣區)開展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示范期2年。中央財政對示范縣區予以定額獎補,其中東、中、西部示范縣區補助基準分別為3000萬元、4000萬元、5000萬元;同時根據示范縣區擁有中國傳統村落數量情況賦予相應獎補系數,擁有5-9個、10-19個、20個及以上中國傳統村落的示范縣區補助系數分別為1、1.25、1.5。每個示范縣區的補助資金為相應的補助基準乘以補助系數。
消息來源:官網@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02 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葉棟槺同志深入鎮寧自治縣高蕩千年布依古寨開展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調研
3月3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葉棟槺赴鎮寧自治縣高蕩千年布依古寨實地調研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葉棟槺同志強調,傳統村落保護發展是留住鄉親、護住鄉土、記住鄉愁的重要抓手,是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鎮寧自治縣一定要高度重視,一是要抓實文化傳承、運行管理、駐村專家等重點工作,按照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及整體格局、歷史風貌,有序開展修繕保護和發展利用工作,堅決杜絕傳統村落大拆大建情況發生。二是要加快推進高蕩村傳統民居活化利用項目,引領村民改造傳統民居內部功能,滿足現代生活需要,形成經驗做法推廣,進一步提升傳統村落活力。三是要做好傳統建筑工匠培訓。挖掘散落于民間的修繕技藝傳承人和傳統建筑工匠,為其創造就業、培訓機會,營造傳統建筑工匠創新發展的良好氛圍。
消息來源:官網@鎮寧自治縣人民政府
03 浙江:第二屆松陽鄉村振興全國建筑設計大賽現場評審會在松陽舉行
3月9日上午,走進國家傳統村落公園·第二屆松陽鄉村振興全國建筑設計大賽現場評審會在浙江松陽縣舉行??h委副書記、縣長梁海剛致辭,并表示近年來,松陽矢志不渝推動傳統村落的“活態保護、有機發展”,成為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縣,“拯救老屋行動”寫入了中央一號文件,并以此發展鄉愁產業,助推松陽全域旅游快速發展。松陽也將結合實際,認真消化吸收此次大賽優秀設計方案,加快規劃完善和項目建設,為全國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貢獻更多有益經驗、打造更多示范樣板。據了解,此次大賽由松陽縣人民政府和鄉村復興論壇共同主辦,以“走進國家傳統村落公園”為主題,設計對象包括老街名都百貨片區、楊家堂村牛棚片區、橫坑村觀景臺三處任務點,來自100所高校和200多家建筑事務所、個人等近700支隊伍報名,收到273份有效作品,經過專家數輪評審,最終評選出本次大賽入圍作品55份,獲獎作品15個。
消息來源:微信公眾號@松陽發布
以下資訊為“聚焦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于傳統村落的提案”
04 北京: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理事王一君提出,加強傳統村落保護,為“和美鄉村”建設賦能蓄力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理事王一君提出,傳統村落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和根基。在和美鄉村建設中,需堅持“保護也是政績”“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的理念對傳統村落合理保護利用,要認識到它不僅是建筑符號,還承載著千百年來歷代傳承的優秀傳統文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釋放非遺、民俗等業態活力,賦能鄉村高質量發展,實現“以古人之規矩、開今人之生面”的作用。他提出,具體地來說,一是制定相應政策和實施細則;二是加大各級財政支持力度;三是對于項目開發嚴把審核關;四是鼓勵年輕人回鄉創業、煥活鄉村業態。
消息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05 貴州:全國人大代表肖正強提出,文化賦能讓傳統村落煥發新活力
全國人大代表,安順市平壩區白云鎮平元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肖正強說,今年兩會他特別關注傳統村落的保護與開發。肖正強表示,通過科學的規劃引領讓傳統村落保護和開發有章可循,有利于實現傳統村落的保護和開發雙贏。肖正強說:“不論是挖掘古民居的院落文化,還是研學旅行、農旅發展,終究要落腳到把傳統村落的文化形態、人文要素、氣質韻味等原汁原味呈現出來?!币虼怂ㄗh,政府持續加大投入,活化利用、以用促保,全力建設有產業、有活力、有顏值、有創意、有鄉愁的村落景區,讓更多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以文化振興促進鄉村振興。
消息來源:官網@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06 貴州: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檢察院楊再滔代表提出公益訴訟助力少數民族傳統村落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檢察院第二檢察部主任、一級檢察官楊再滔告訴記者,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傳統村落集中、活態保護完整。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時代變遷,傳統村落遭破壞的狀況日益嚴重。2018年以來,在最高檢和貴州省檢察院的指導下,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檢察院辦理涉及傳統村落保護公益訴訟案件677件,通過辦案督促支持完善傳統村落消防設施5000余套,整改集中飲用水源地36個,清理各類生活垃圾900余噸,搶救古建筑、古文物50個,促進傳統村落保護資金落地2.7億元,有效改善了傳統村落人居環境、保護了傳統建筑和古文物。楊再滔代表表示,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檢察機關正持續深入開展少數民族傳統村落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益保護工作,為文化保護和鄉村振興貢獻檢察力量。
消息來源:公眾號@最高人民檢察院
07 河南:全國政協委員楊士海建議,保護和開發傳統村落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河南省委會專職副主委楊士海認為,近年來,各地在積極保護的基礎上,不斷推進活化利用、以用促保,進一步增強了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內生動力。不過,楊士海同時發現,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存在一些問題,未來應該從四個方面保護、發展傳統村落。第一,深挖傳統村落的文化價值;第二,做好傳統村落的文化傳承;第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第四,堅持規劃引領,做好旅游開發。
消息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經濟時報
08 江蘇:全國人大代表、江蘇住建廳副廳長王學鋒提議,在鄉村建設中保護利用歷史文化遺產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致公黨江蘇省委會主委王學鋒說,今年兩會,她帶來了《關于在鄉村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建議》。她提議,第一,制定《鄉村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發展條例》,為鄉村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奠定法治基礎。通過立法,明確鄉村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內容和范圍;建立健全鄉村歷史文化遺產的價值評估、等級認定及其保護機制。第二,組織開展全國鄉村歷史文化遺產資源普查,分層級編制保護規劃。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不同層面的(全國、地區、省、市等)鄉村文化遺產資源調查,針對不同行政層級和空間尺度范圍、不同亞文化區域、不同產業類型主題等分別制定相應的保護規劃。第三,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系統謀劃、統籌推進鄉村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
消息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建設報